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继续成功?这个思维至关重要

来源: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2-08-15

(上海智慧党建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构自己的理论思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全书21个专题109篇文章,是承载新时代理论思维的权威文本。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理论思维的历史贯通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两个结合”实现“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从专题具体内容来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体现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和价值内涵。

理论思维反映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走出来”历史视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由来,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近代以来、建党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来”。“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宝贵经验,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怎样能继续成功的历史之问。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在开创历史伟业中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理论思维。

新时代理论思维的时代聚焦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记录和展示了2020年2月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实践进程,立足新阶段,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回答了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使命任务。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第一专题“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二十一专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分别集中反映三个时代课题,贯穿着新时代的理论思维,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还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思想内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新时代理论思维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出了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

从理论发展角度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等;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新发展阶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从实践逻辑角度来看,有体现时代思想旗帜的“两个结合”“五个必由之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展现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国之大者”“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彰显新时代精神气象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这反映了新时代理论思维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和原创性的概念和范畴,反映了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来看,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作者:赵勇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