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助力大中小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党委    发布时间:2024-03-14

(上海智慧党建网)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师范生为主体的理工科学院院情,着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上下功夫,开展第二季“学生讲课程思政”活动,面向上海中小学生推出“学生讲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鼓励大学生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学专业知识的生动讲解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双重目的,助力大中小化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迭代升级再起航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学好化学,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开展“学生讲课程思政”第一季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第一季学生讲师有的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有的直博复旦、交大,有的成为人民教师。在此基础上,学院全新推出第二季活动,探索建立“2+X”学生讲课程思政实践机制,搭建学生讲师“理论学习+实践服务”两大平台,打造中学授课、网络微课、爱心学校、山区支教等X项实践项目。一是推进高校、中学“双协同”:授课对象从面向校内同学转变为面向校内及校外中学生授课,校外授课协同校内研讨同步推进;二是选聘校内校外“双导师”:在邀请校内导师指导的基础上,聘请校外资深中学教师,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未来实验学校张雷校长、徐汇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张德贵等共同指导,着力提升学生讲师说课、备课、授课等实践能力;三是巩固线上线下“双阵地”:与师范生求职时常考察的说课、授课环节接轨,将授课时长由原来的10分钟/节拓展为30-40分钟/节,丰富授课形式,并选取精彩授课片段进行线上呈现;四是实现思想素质“双提升”:打造精品课程,依托网络教学手段,走进爱心学校、线上支教等,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走近中学展身手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组织党员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讲师,以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基础,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多角度深入挖掘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艺术地融入到教学内容讲授中,润物无声地激发中学生科技报国的社会责任感。如2020级化学(师范)世承班徐林钰同学结合高中化学必修二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关内容,开设课程《从沙子到芯片——硅基物种的崛起》,讲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二氧化硅等的发展历程以及高纯硅制备的原理,让中学生既感受到我国强大的基建能力,又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来改变芯片技术受制于人的使命担当。2021级化学(师范)世承班许鹭阳同学的《前辈精神续薪火,电池创新迎破晓——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挑战与应用》一课,按照化学电源的分类——铜锌原电池、蓄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依次展开课程讲授。她带领同学们分组制作水果电池,介绍了北京冬奥会上精彩亮相的氢能源汽车,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为展望,将低碳环保的美丽中国画卷绘入中学生的心中。12位学生讲师经过精心准备,陆续走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四中学、顾村中学和朱家角中学等开展授课活动,赢得带教老师和授课对象的好评。

师生互动共成长

“学生讲课程思政”活动是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学研编讲课程思政”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把个别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激励体系。学院党委组织支部党员教师对学生讲师进行结对指导,一是指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学得更深,对知识体系融会贯通;二是指导学生涉猎更广的思政元素及相关的文化、历史、专业、行业、国家、国际等情况;三是指导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程式化说教,深入学习更加艺术多元的教学方法。学生讲师也在一次次备课磨课中巩固知识点的学习,不断提升育德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为今后走入中学成长为卓越教师打下基础。近年来,学院以课程思政为特色的集体行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学院教师获评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一等奖等,课程思政课程获批上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市一流课程、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等。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