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庄行镇:“三强化”助力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再升级

来源:奉贤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8-01

(上海智慧党建网)    奉贤区庄行镇存古村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设有沉浸式办公服务大厅、庄行蜜梨展示厅、议事室、退役军人服务站、调解室等空间,二楼是红色教育馆。近年来,存古村党总支注重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政治、治理、服务三项功能,推进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

强化政治引领,发挥思想教育引擎作用

深化“1+2+9”阵地建设。把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打造“党建共建 梨缘先锋”品牌。以1个党群服务中心为总引领,发挥党群服务、矛盾调解、红色教育、事务受理等“一核多层”功能;2个老年活动中心、9个党群微家开展联情、议事、宣讲、助餐等服务,不断延伸农村党群服务“触角”。筑牢党性教育根基。建设以革命烈士唐一新为核心的红色教育馆,并将红色教育馆、党群服务中心、党群微家文化长廊串珠连线,用“家门口”阵地凝聚民心。自2018年建成以来,已有市委党校学习团、各区镇党员活动、各学校组织学习750余次。同时利用阵地开展听书记上党课、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党员群众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拧紧理论学习总开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必修课,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组织全体党员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党课等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持续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学思践悟,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强化多元聚力,凸显为民惠民服务导向

功能“聚合”。整合区域力量,凝聚资源优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汇聚民政、卫生等20余项服务业务,实现党群服务、政务办理“一门式”解决,不断提升党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项目“提质”。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健全村“微服务”网络,邀请镇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每月10日、20日来村上门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医保服务大厅”。持续推进“适老工程”落地落实,加强对于村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实施多渠道综合帮扶救助,提升社会救助精细化水平。完善退役军人服务站功能,动态收集辖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状况、思想状况、就业创业需求等,提供“红色代办”服务,围绕各领域为退役军人办理相关业务,实现服务“零跑腿”。活动“增效”。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优势,以文化活动建设为载体,有机融合,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立村民广场舞团队、橡筋操团队、骑行队等,结合节庆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演出、露天电影放映、手制作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强化队伍内核,筑牢基层治理示范堡垒

在机制上“理顺”。构建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村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网格”布局、架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及“五定原则”(定岗、定人、定责、定时、定绩),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中心”的工作格局。在力量上“下沉”。“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群众零距离”作为工作目标,以三“沉”三“浸”为工作理念(下沉式办公、下沉式服务、下沉式管理、浸润式走访群众、浸润式村民自治、浸润式服务评价),打破固有模式限制,履行首问责任制,达到“一专多能、全岗都通”,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在载体上“求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备、整体推进的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原则,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凝聚盘活优质资源,提升基层党组织互联共建新格局。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