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12-03

2023年,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四个放在”,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修订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制定实施了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和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万亿元,增长14.4%,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3.51万亿元,增长1.9%,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207.7亿美元,增长1%,高于全国16.3个百分点,商务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率先探索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示要求,编制《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特定封闭区域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措施和商务服务功能。二是全力做好第六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工作。落实重大活动安全保卫、环境美化、能源通信等有关任务,精心做好开幕式集散场安排,活动举办圆满顺利,外方嘉宾给予高度评价。上海交易团意向成交额连续六年位列地方交易团首位,上届进博会意向成交执行率100%。浦东、虹桥分论坛办出影响力,举办“投资中国年”高峰会议暨上海城市推介活动,发布“投资中国年”招商活动成果,展现上海开放形象。三是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增强专业服务业跨境服务能力,制定出台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若干措施,推动出台会计、法律、航运、人力资源等领域专业服务业国际化能力提升政策。“中欧班列—上海号”停靠站点和开行频次进一步增加。四是推动商务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走深走实。签署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在市场规则制度、商业基础设施、商贸流通体系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举办长三角“走出去”企业培训、对接活动,联动长三角开展促消费活动,如青浦、吴江、嘉善共同推出消费活动清单、消费路线、消费地图,开展了182项特色活动。上海港与长江流域12个港口建立“联动接卸”外贸货物物流服务新模式,联合推进“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等制度创新。

二、着力推动贸易稳规模提质量

一是推进货物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强外贸短期和中长期趋势分析研究,制定稳外贸21条和应对外贸格局变化行动方案,牵头推动新一轮海关总署和上海市合作备忘录签署。制定淮海新天地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支持创建静安优质产品进口示范区。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发布新一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海外展会推荐项目。举办第31届华交会,组织企业参加第133、134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和展位数量创历史新高。优化外经贸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推动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全年投放1500亿元人民币外贸贷款,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承保企业超过1.3万家。制定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二是加快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已全部完成,9个服务贸易创新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数量位居试点城市首位。优化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机制,提升进口便利度。研究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监管创新,获批将直联APP的实施范围由自贸试验区拓展至全市。成功举办第九届上交会。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在油气贸易、大宗商品交易、技术贸易、跨境电商等8个场景下遴选一批试点项目。三是加快新型贸易发展。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1-10月跨境电商进出口2214.2亿元,增长54.9%。上线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提升经常项目离岸经贸业务结算便利,加强自由贸易账户企业名单管理。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新增飞机及零部件、通信设备等高技术含量产品维修项目,落地全国首个二手车保税维修项目,全市保税维修项目超20个。推动首个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业务落地。扩大二手车转移待出口业务办理范围,打通新能源车出口周转额度申领途径,创新推出二手车出口短期险项目。四是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本市口岸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海运无纸化放货应用稳步扩大。推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扩区三期建设。获批全国首批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城市,制定上海口岸综合管理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构建一站式口岸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制定综合保税区功能提升若干措施,推动综合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方案,上线“RCEP税则信息和原产地规则”等功能。

三、着力推动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稳外资20条、外商投资促进工作行动方案、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举办4场“投资上海·共享未来”海外行系列活动。举行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等多个外资项目签约。二是深化总部经济增能。修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制定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大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举办两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1-10月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5家、外资研发中心26家,累计分别达到946家、557家。三是强化外资企业服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召开10场政企沟通圆桌会议,问题解决率超过93%。完善重点外资项目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33个重点外资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推进“涉外服务专窗3.0版”建设,服务境外人士51.27万人,外资企业10.91万个。

四、着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全力促进消费回补。实施促消费15条,推出“一节六季”消费促进活动,联动商务部“国际消费季”举办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推出12个IP标杆活动,期间全市日均线下消费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6.2%,网络零售额增长16.6%。二是持续推进供给创新。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推出全国第一张“品牌首店地图”,1-10月新增1073家首店。实施商业空间布局规划,蟠龙天地等新地标开业,发布100个夜生活好去处,推出200余个特色活动,夜间经济综合实力指数保持全国第一。遴选第三批3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三是持续推进场景创新。制定数字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华虎城商圈和巴黎春天宝山店获评第二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智慧商店,认定静安、黄浦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全市千亿级交易规模电商平台预计达到10家。1-10月电子商务交易额3.08万亿元,增长12.3%,其中,服务类网络购物交易额增长42.9%,比2021年同期增长36.9%。加大智能快件箱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场所覆盖。四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聚焦商业、文旅、机场车站三大领域,新设和开通外卡POS机3.6万台以上,推动6个重点商圈建设首批入境人士境内支付服务示范商圈,打造POS机刷卡支付、移动支付、现金支付相结合的国际消费支付环境。

五、着力打造商务经济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加快集聚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在大宗商品、工业品电商、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4大领域、浦东、宝山、普陀、临港、虹桥等5个重点区域,针对重点主体开展梯次培育,形成“平台+园区”的发展模式。二是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制定加快完善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形成一批供应链企业、绿色低碳专业服务机构清单。

六、着力增强商务惠民成效

一是持续优化特大城市保供体系。推进新一轮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全面推行“名单制”“会员制”“预约制”。已建设完成25家智慧菜场,超额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既定目标。推进主副食品运行调控系统建设,实现保供八大品类数据全覆盖,增强产地货源可控性,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二是深化推进早餐工程建设。制定2023年早餐民心工程实施方案,补填早餐供应盲点,截至10月底新增早餐网点1139个、网订柜(店)取点位942个,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薄弱区域新增586个,完善“早餐地图”功能,市民感受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三是增强医药健康惠民实效。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平急结合保障工作机制,举办第三届健康消费节,联动全市30家主要连锁零售药房3000多个零售门店和健康品牌商发布促进消费五大举措,增强惠民实效。四是营造诚信营商环境。连续第19年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打造诚信放心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开展预付卡风险排查,加强预付卡专业化管理和纠纷解决机制。五是抓严抓实安全生产。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餐饮燃气、会展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岁末年初、年中、中秋国庆期间3次对16个区商务主管部门的全覆盖安全生产督导,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企业进行督导。重点检查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夜市,对10万平方米以上75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和23家夜间集市开展督查。

七、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审核审查及评估清理。落实商务领域“八五”普法任务,完成市“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检查和考试并取得良好成绩。聚焦电商、会展、单用途预付卡等领域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在官网开设“商务法治”专栏。开展国际经贸领域法律人才实训10余场。二是提升公平贸易服务能级。持续强化外部经贸风险识别,发布预警信息超3000条,监测预警报告超140份。持续提升贸易救济、知识产权等案件应对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重点案件应诉率保持100%。提升公平贸易工作站公共服务功能,扩增工作站至59个。搭建“上海国际经贸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首批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库和海外法律服务工作站。三是持续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梳理及优化权力事项,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事项,报备现行行政备案事项10项。开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关专项督查及自查工作。推进“一网通办”改革纵深发展,持续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两个免于提交”,深化电子证照应用,推出一批“好办”“快办”服务,深化数据治理,持续改善用户体验。1-10月,“一网通办”平台累计评价一千余条实现100%好评率。四是公共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发布主动公开公文62件,公开多元化政策解读28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着力推进重大决策公开,扩大公众参与,邀请公众代表列席主任办公会议。通过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多渠道同步发声,进一步提高商务领域重要政策、资讯知晓度。完善信访事项全程管理体系,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持续提高。严格规范“12345”市民热线办理流程,升级市商务委12345系统,增加紧急工单标识,完善热线知识库信息报送,市民服务热线满意度不断提升。

八、坚持党建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治统领。委党组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带头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组各成员发挥表率作用,带领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思想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聚焦推进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难题,聚焦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委领导带头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三是加强组织建设。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围绕“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目标,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做好第六届进博会党群服务保障工作,推进“进博一线党建联盟”建设和“进博先锋行动”。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商务工作要求、具有“四敢”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强化能力锻造,举办多场专题研讨班。深化重点工作专班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进博会、丝路电商、“五五购物节”等商务重大任务一线,以及新疆、云南等对口支援地区历练成长。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五是扎实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先进典型表彰宣传先进事迹和弘扬崇高精神,为党员干部树榜样、指方向,用“正能量”熏陶人、塑造人。六是加强纪律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营造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导向和氛围。加强廉政宣传教育,持续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提醒,提前“画红线、明规矩”,落实纠“四风”树新风工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