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

来源: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12-03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推动国有经济提质增效为引领,以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重点,全面完成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作的各项任务,为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国资国企落实落地,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全年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党委会46次,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主题教育取得良好成效。通过领学原文、联组学习、专家辅导、专题党课、每周述学、集体研讨等方式开展读书班9天。深化调查研究,加强聚类分析,发挥联动优势,12项领题调研全部结题,133项调研问题台账清单均已闭环完成,10个聚类专题3712个企业课题形成各级各类制度机制、实事项目等成果610项。国企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开展“学贯二十大,争创双一流”党建主题活动。表彰命名上海市国资委系统68家红旗党组织和218家党支部建设示范点。1814人参加“千名组织干部进党校”培训。完成2022年度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加强沪外境外党建,出台加强系统驻外机构党建工作指导意见,推动沪外企业党建联建轮值主席换届。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责任分工,推动十二届市委第一轮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整改,整改完成率90.2%。组建6个督导组赴32家企业开展现场督导,强化对企业领导人员任免职前廉政教育,完善系统监管企业领导干部“七个不得”廉政档案。推进监管企业全覆盖制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约束性事项薪酬扣减制度。出台《市国资委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廉政风险清单(2023年版)》,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形式持续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宣传展现实干成效。组织中外媒体围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开展集中报道,全年累计刊发报道7300余篇。打造“上海国资”新媒体平台,全年发布推文5390条,总阅读量2047.2万次。举办2023“对话上海国企”全媒体大型访谈,报道累计浏览量超过2000万。“海外员工看中国”主题宣传获最佳国际新闻作品奖。举办上海市国资系统企业文化论坛,“上海国企开放日”系列活动获9.7万余名社会公众关注。持续深化“红色文化进国企”“红途学苑进企业”等活动。模范机关创建持续深化。组织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轮训,举办6期处级领导干部学习交流分享活动,推进理论学习全覆盖。创新“国资大讲堂”、“金果子研习社”等载体形式和内容,举办国资大讲堂4期。积极参与上海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活动,获优秀组织奖。开展岗位建功项目评选。完善企业服务大厅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级、优化服务质量,拓宽服务渠道,反映事项100%答复,“好差评”满意率100%。深入开展“彩霞映初心,弘扬正能量”主题活动,提升服务老干部质量。

二、全力稳增长促发展,国有经济实现提质增量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以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营造信心和良好营商环境作出贡献。强化目标引领、质效优先,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明确全年增长目标和“四高两低一控”要求,更加注重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营业现金比率等效益指标,推动监管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出台稳增长促发展12条措施,推动企业“一司一策”制定方案。强化预决算管理,做好月度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持续跟进目标完成进度。1-10月,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利润总额2310.19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1497.42亿元,同比增长8.2%。10月末,本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8.44万亿元,同比增长3.9%。强化投资拉动、消费提振,提升国有经济贡献度。1-10月,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902.76亿元,同比增长11.7%。临港集团等4家园区开发类企业投资总额达到310.17亿元,同比增长79.6%。推进一批重大投资项目落地,中国太保投资二期大健康产业基金、上汽集团投资芯片产业生态基金、上实集团投资上海生物医药美元基金、数据集团设立上海数据集团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等。出台上海国资国企促消费行动方案,完成“暖春焕新季”“酷夏畅玩季”两季活动,培育更多消费新热点新场景,推动光明食品集团启动第三季“爽秋嗨购季”促消费活动,带动销售收入超1700亿元。实施“政策服务包”,服务企业发展。分别按照市级层面和市国资委层面,系统梳理近年来出台的稳增长促发展领域政策,其中市级层面232条,国资委层面56条,推动政策精准直达、服务便利获取。强化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聚焦重点领域,完善修订财务总监管理办法,出台融资担保及资金出借管理办法,建设全面风险预警体系。发起设立高质量发展基金,提升国资系统风险防范能力和处置效率,稳妥化解存量风险。认真学习研讨,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引导市属金融机构做好房地产、地方债等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聚焦做好五大篇文章,推进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

三、聚力改革深化提升,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促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新国企。系统谋划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梳理总结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经验和存在不足,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专项调研,广泛听取专家智库、民营外资、国资央企和部委办局等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专项调研1+4报告。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形成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上海方案”。全面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出台我市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施意见,实施“六个强企计划”,推动企业集团“一企一策”形成建设方案,完成12家重点企业对标分析报告,建立“1+N”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持续推动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开展本市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分析,优化市值管理绩效水平评价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出台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案。强化资本运作,上海建科集团主板上市;华虹半导体红筹回归科创板,募集资金212亿元,成为今年以来科创板第一大、史上第三大IPO;锦江航运分拆上市注册生效。推动市场化经营机制落地。完善公司治理效能提升行动方案,提出14项50条举措。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第一批24名外部董事人选通过资格认定。持续深化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21家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110名。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构建中长期激励,推动268家科技型企业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政策。员工持股企业数量达134家。高标准打造国企改革标杆。上汽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上港集团等3家企业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推动“科改企业”和“双百企业”扩围,上海建科等8家企业进入全国“科改企业”名单,上海科创集团等10家企业进入全国“双百企业”名单。研究制定本市科改双百行动工作指引(2023-2025),提出6个领域32项改革重点任务,部分企业改革做法在全国推广。系统推进国企改革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优化课题分层分类管理体系,加大投入力度,3项课题研究列入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增设国资监管咨询项目,形成研究成果20余项。开展系统企业优秀课题评选,打造高端智库,更好发挥课题研究和智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智力支撑作用。

四、大力优化国资布局,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发展,实现增量做强存量做优,培育新优势塑造新动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台战略性产业行动方案,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构建“3+2+3+X”的国资战略性产业发展格局。组建一批战新产业新主体。完成复旦大学增资入股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推动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份额转让和出资。提高产业链重要产品和服务自给率。开展汽车芯片“揭榜挂帅”专项攻坚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厂一案”。市国资委监管规上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上汽五菱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创新专业赛一等奖,华谊新材料获评WEF全球灯塔工厂,上汽延锋、上汽新动力、光明乳业经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工厂。加快重组整合资源盘活。组建上海交易集团、上海东方菁汇集团。推动监管企业开展内部专业化整合。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完成协议转让、增资扩股、无偿划转等17项产权调整。持续压缩企业层级,监管企业第四层级子企业数量占比下降至4.8%。成立上海国有存量资产盘活投资基金等三只基金,总规模超250亿元。开展市属国企“四个一批”存量土地盘活三年行动。推动国资国企支持参与本市城市更新、规范不动产租赁管理,推进国企参与“两旧一村”改造和“工业上楼”。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推动系统监管企业落实能源环保、双碳工作、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支持市属企业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提升服务能级,完善“零碳”能源产业链布局,打造碳中和铂金级文化地标,创新“证保碳”模式,放大“零碳进博”综合溢出效应。加快企业数智化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市属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能级提升,推进企业开展区块链创新试点、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发布市属国企数据资产化披露指引,强化数据共享应用,推动企业形成可交易数据产品,打造数据共同体。加强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城市数字底座。首发品牌数字资产创新指南,推动光明乳业、i百联、智己等建立品牌数字资产发行平台,初步形成国资品牌数商生态圈。

五、推动原创技术策源,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锚定增强原创技术策源功能,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功能,切实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顶层设计。出台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意见,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前沿技术方向布局,推动政策松绑、激励加码、风险分担,以机制突破推动创新使命驱动与市场驱动相统一。开展新一轮15家企业创新发展三年规划及创新责任书编制,重点关注项目纳入考核指标。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形成重点实验室、中央研究院、国家级和市级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层次创新体系。推进上海工研院、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独立实体化运营。鼓励企业用足用好上海光源、硬X射线、超低温工厂设备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国企加快科技创新创建高能级平台环境。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市场化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转移和分享机制。年内系统企业56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批技术成果显现,上海医药SPH3127肾素抑制剂许可上市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华谊集团1000公斤/年电子级硼-11同位素实现量产,联和投资国内首创百万级别单分子测序芯片和设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出台加强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建立涵盖国资全产业领域的国资品牌清单及项目清单,分类确定国资重点品牌、重点培育品牌、战略调整品牌。完善国资品牌赋能工作机制,推进老字号品牌馆二期建设,开展品牌企业进机场专项行动。

六、强化功能保障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

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守初心担使命,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压舱顶梁作用,助力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落地见效。持续服务支撑重大战略任务。持续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化长三角产权市场一体化建设,完成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15个项目现场签约,成立长三角二期基金,成立长三角西岑科创经济发展公司,推动世界级科创小镇等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组建上海临港数科基金、上海临港氢能基金、上海临港蓝湾二期基金等,推动产业与金融协同;推进申能财险、国投母基金等一批项目落户五个新城;助力建设世界级航运枢纽,推进浦东机场四期、南通新机场、洋山港、上海东站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组建汇在东方公司,推进东方枢纽特管区建设,推动数据集团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加快建设上海电子口岸;持续助力进博会,国资分团达成意向采购订单110笔、采购意向金额27.06亿美元,均持续增长,继续保持本市各交易分团首位,并完成首单进博会进口业务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本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和ESG管理。发布《上海市属监管企业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3)》。推动系统企业和控股上市公司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制定加强本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建设方案,建设ESG评价标准指标体系。7家企业分别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中国ESG上市公司金融业先锋30”,2家企业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编纂《上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3)》,多维度呈现本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参与本市乡村振兴的行动方案,推进32家市属国企对口帮扶本市崇明区等4个区,102家国企党组织帮扶108个村,19家市属国企派出19人赴结对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截至9月底,市属国企已累计在滇、疆、藏、青设立企业96户,分支机构560个,投资项目1868个,投资总额226.1亿元,提供无偿帮扶资金55.14亿元,开展消费帮扶45.38亿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先行联系率、事项解决率、市民满意率,处理各类工单5000余件。执行低收入员工提低保障工资单列政策,惠及一线低收入员工6603人。指导督促监管企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持续推进应届毕业生就业。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已签约2023届高校应届毕业生19576人。上汽集团等11家企业参与上海“工培生”选调项目首批试点,2024届扩围至15家;5家企业参与工程硕博士培养试点。全力维护信访工作稳定。1-11月,全系统信访总量2813件,同比下降17.96%,有效化解8个突出信访矛盾。45家企业集团的72名领导干部接待群众58批222人次,推动化解缓解65件历史积案。

七、优化国资监管体系,推动管好国资放活国企

进一步转变监管职能,优化监管方式,增强监管效能,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取得积极进展。完善“1+3+N”国资监管体制。推动三家平台公司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投资体系。开展上海国投公司股权划转。推进三家平台公司开展资本运营,支持上海国企ETF优化方案,完成上海国企指数动态调整。深化分类监管、穿透监管。探索构建“功能定位+股权结构+组织形态”的监管矩阵,推动分类监管与企业功能使命更加精准适应,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导向更加精准匹配,与企业股权结构和组织形态更加精准衔接。与上海银保监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协同。实现国资监管由一级企业集团向重点子企业延伸,重点子企业监测范围由市场竞争类向金融服务类和功能保障类拓展,形成监管企业重点子企业目录。提升监管法治化、信息化水平。加强法治国企建设,出台并购重组、涉外业务合规指南,发布多元化解纠纷、总法律顾问、合规负责人履职目录等配套文件。国有资产监管条例纳入市人大五年立法规划。深化上海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以需求目标为导向,以业务应用为核心,发挥数字化智能化在监管决策、风险预警、改革发展和党建引领等方面的赋能提升和支撑保障作用。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完善市管金融企业产权管理、国有企业参与基础设施REITs试点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操作指引。优化产权登记情形智能审核规则,实现产权登记表电子证照市、区国资委全覆盖。完成重大评估项目备案14项。开展基金份额估值课题研究,探索形成上海国资基金份额估值流程、标准和体系,同步开发基金份额估值系统并在股交中心上线运行,推进基金份额评估管理试点。完成2家企业评估备案授权,推进估值试点。扩大企业价值指数运用范围,赋能企业价值管理。完成4家企业集团及2个区国资的年度评估检查。完善主业管理体系,推动监管企业编制二级主业目录和二级子企业主业目录。出台战略规划管理办法,指导监管企业编制新一轮三年行动规划,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审计监督,推进监管企业党委下设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置,部分试点总审计师制度。加大重点领域审计力度,开展多个专项审计,组织监管企业内审统一开展命题审计,指导企业强化内审监督,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督促企业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加强违规责任追究,完善5张清单管理及工作流程,切实开展相关核查和问责。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联合市审计局共同开展境外现场检查,促进国有企业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行为。协同推动委托监管和指导监管。强化监管“一盘棋”,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统筹做好指导服务,推动委托和指导监管企业协同改革、联动发展。完善委托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协调上海文广集团与市科技工作党委、市科委助力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协调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推进市级医院科研成果转化与市属国企及投资基金合作。指导服务各区国资委落实改革要求。摸排区级国资平台公司运营情况,推进区级国资平台公司能级提升、功能强化。

八、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干部队伍建设更有有力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修订市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完成13家企业任期综合考核评价。严格落实国资国企领导人员培训要求。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国资骐骥”精英人才和拔尖人才名单。推荐200余名专家人才纳入市级专家库,15人获评新一批政府特贴,15人获评市领军人才,12人获评市青年人才。做好企业青年干部选拔培养,发现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形成党外处级干部、无党派人士、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专家库等名单,认定40名无党派人士,做好党外人才推荐和培训,推进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岗位建功活动,3名青年、26个青年集体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国家级荣誉,84名青年、70个青年集体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市级荣誉。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出台制度推动国企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培育选树一批劳模工匠,搭建企业产改工作经验交流平台,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成立上海市国资委系统女性人才发展促进联盟,加大女性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力度。19个集体、12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国家级荣誉。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机关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深化政治素质考察,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举办年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修班,选派机关干部人才援疆工作,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

下一步,市国资委党委、市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四个放在”,着力抓好改革深化提升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上海增强“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