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校地合作“金钥匙” 开启美好社区“幸福门”

来源:宝山区大场镇党委    发布时间:2024-02-28

背景与起因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打造美好社区是抓好基层治理的重要路径,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大场镇认真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计划”,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打造为契机,在全镇89个居民区着力营造美好社区。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居民区基础条件较好,但对怎样才能做到更好还没有较为清晰的思路;个别具有较高积极性地居民区对如何打造美好社区存在困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借力外部“智囊团”是路径之一。因此,大场镇党委充分发挥上海大学在地优势,不断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为支撑,打通校地合作需求端、资源端,更好释放共建共治共享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具体做法

精准把脉问需,以专业力量找准治理“突破口”。实现治理水平和居民满意度“双提升”,要在调研中精准对焦居民需求,找准抓手支撑、找到破题办法。多方联动建好团队。组建由上海大学赋能团队成员、镇级联络员、社区项目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程跟进指导,边调研边完善方案、边改进工作,边调研边破解难题、边为民办实事,为美好社区建设聚力赋能。教授领衔摸透需求。针对市级项目慧华苑居民区中“新就业群体服务与管理”问题,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所3名资深教授和多名博士生“量身定制”专业调查问卷,对生活在社区中的120名快递、外卖小哥进行深入调研,让“小哥驿站”建设更符合“甲方”需求,有效破解服务盲点。共商共议靶向施策。针对学林苑、和泰苑等居民反应的公共活动空间实用性、艺术性不足的问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专家团队通过“组织搭平台-居委提需求-专家实地察-多方共协商”的模式,在实地调研居民区公共空间特点、充分听取居民打造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各居民区设计打造方案,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持项目化管理,以需求导向绘好治理“实景图”。不断创新区域化党建的项目载体,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为抓手,整合资源、强化协同,切实办好“民生微实事”。一个专班抓统筹、汇合力。在上海大学团队赋能基础上,从全镇各相关科室抽调6名经验丰富、善于表达、协调力强的年轻骨干组成“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推进专班,加强统筹协调、靠前指导,做到“每周一对接、每月一碰头”,形成“部门下沉、智库蹲点、专家指导、各方协同”的工作模式。一张清单抓推进、促落实。结合宝山基层治理“六大计划”,制定“九个一”[ 即各项目所在居民区要有一个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有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空间、有一支符合小区治理需求的社工队伍、有一个常态化发挥作用的协商议事平台、有一批展现小区活力的美好社区营造项目、有一支热心小区治理的志愿者队伍、有一些由专业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作支撑的服务项目、有一批开展共建共治的结对单位、有一张快速响应的网格地图。]规定动作,用好“居民打钩”制度,形成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落实。目前,上海大学团队已入驻大场镇6个社区,围绕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社区达人培育、社区文化营造等方面,助力社区环境品质提升。一批项目抓服务、求实效。坚持党建带群建促社建,依托上海大学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资源,以对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基础,共同打造“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服务项目,实现青年力量供给和社区治理需求的精准对接。目前,上海大学12个社团深度参与大场镇16个“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推动社区服务常态化、精准化、情感化。

突出务实管用,以高质量培训赋能治理“领头雁”。基层治理关键在人。作为社区治理的实施主体,一支能力过硬的治理队伍,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定制式滴灌教学,点上精准赋能。聚焦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社区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社区不同特点和需求,依托上海大学师资力量和社区治理学院教学资源等,形成“一项目一方案”,通过专家下沉蹲点、交流研讨、指导帮助、实训演练等形式,推进“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建设,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社区治理典型案例。小班化进阶教学,线上提档赋能。高标准实施“头雁工程”,在全覆盖培训基础上,组织“头雁赋能”实训营,遴选50名书记分设AB两班,探索实行“小班化”教学,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授课,助力基层一线更好应对和处置社区共性问题及个别疑难杂症,为基层治理“蓄势赋能”。陪伴式支撑教学,面上整体赋能。针对社区治理中关注度高的物业治理、加装电梯、旧村改造等工作,邀请高校专家学者、专业领域代表、优秀社区书记等群体组成基层治理导师队伍,通过线上线下,持续提供经验传授、点拨指导、信息分享、问题咨询等服务,更好激发居村干部创新潜能、治理效能、服务动能。

聚焦互促共融,以协同发展做强治理“朋友圈”。深化校地合作,不仅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迫切需要,更是引领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的务实举措。推动理论实践相互转化,实现教学研咨深度融合。通过有效整合高校智库资源与基层平台资源,一方面将高校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带到基层,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如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等痛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基层社会治理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教师的专业研究、知识服务地方提供落地渠道,形成《地域文化在城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促进基层治理的理论创新。推动双向教学协同育人,夯实基层治理人才支撑。通过合作办学,将高校师资、培养模式与基层需求相对接,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素材来源,丰富了以往单一的居村干部培训模式,极大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同时,在服务基层、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激发了高校师生了解基层现状、关注社会热点的动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发挥校地合作平台资源,通过“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广泛汇聚辖区共建共治力量,吸纳大场医院、山姆等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团体等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让基层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有人气、更有特色,真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成效与反响

找准“难与堵”,项目推进更有力度。机制活则满盘皆活,通过建立健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运作机制,高效引入上海大学优势资源,及时做好“任务单”、建好“工作团”、定好“时间表”,将任务拆解到人到位,形成实实在在的推进举措,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堵点,进一步推动项目打造有效有序有力。如,在调查问卷的制定和发放过程中,调研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小区社工对发现的问卷结果个别偏差、异常样本等,第一时间反馈赋能团队,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预处理,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实现“集与聚”,治理工作更有深度。随着具体项目、具体活动的开展,在打造“美好社区”项目的同时,通过上大团队直接赋能、职能部门牵头推进、居民区具体落实,进一步凝聚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实现了优质力量的集中、优势资源的集聚。如,慧华苑在项目打造中引入参与式社区营造理念,巧用“社区合伙人”机制,联合上大美院专家团队、结对共治单位、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力量,凝聚护河队志愿者、社区营造师、涂鸦能人参与“一米花园”、河道微景观改造,通过亲子涂鸦、桥面翻新和自治花园绿植认领等活动,将社区治理的“指挥棒”转交至居民手中,治理工作由粗犷变为精细、治理模式由单一转向融合。

定位“须与需”,为民服务更有温度。通过培训赋能,居民区书记对必须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来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治理的理念和观念有个较为明显的转变和强化,也由此进一步明晰了小区治理工作的模式和思路。如,大华五村二居居民区书记经过培训,在思想上实现了从“觉得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浪费时间、消耗人力物力,又不会有实际效果”到“让居民参与到社区规划中是种事半功倍的有效治理模式”的转变,并及时运用到小区广场改造、梧桐夜市筹备等工作中,引导居民在参与中营造、在营造中参与,不断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感受度,进一步强化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经验与启示

资源整合是成事的关键路径。打造美好社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治理的方方面面,必须充分调动、统筹、整合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让多元主体有效参与、优质资源有效配置、各类要素有效流动,推动前沿理论和基层实践有机结合、治理力量和服务对象的“双向奔赴”,进一步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专业能力是成事的核心驱动。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面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基层组织书记“头雁”队伍的知识结构、治理能力是否专业将直接决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但客观环境的快速变化并没有给予书记成长充分时间,因此要大力强化赋能充电举措,积极引入专业力量、专业资源,结合具体时间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基层在推进社区治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加快更新专业理念、磨练专业技能,更高效地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项目落地是成事的重要抓手。理念、机制是否有效最终体现在一项项工作中,以项目化形式推动基层治理事务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等项目中逐项明确对接团队、打造方案、推进步骤等事项,更好地将治理理念、治理机制运用到治理工作中,实现组织活动更精确、赋能队伍更精准、服务群众更精细,在项目落地的同时推动治理工作地高效开展。

宝山区大场镇党建办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